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的兴起,“自媒体”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我国会展业也顺应形势开始建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展览资讯并与客户开展互动交流。展会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使用率大幅增长,公众号、专业化信息平台等方式得到普遍应用。然而,互联网对会展业发展的冲击远不只于此,“互联网 +”作为推动会展业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将对传统会展业形成具有变革意义的冲击和倒逼,刺激会展商业模式主动调整,变革服务边界,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会议会展活动要点:主办单位须设身处地为展商考虑,为其做好展前、展中乃至展后的较全宣传。会展活动策划布局
国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是,展览业发展快,数量多,但大多数展览都不具备规模和品牌,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展览不多。那些低档次展会的存在,除了有主办方的原因外,还有来自低素质参展商的原因。据他介绍,业内一般把这种档次低的展览称为“野鸡展览”。“野鸡展览”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有相应的低素质的参展商,很多参展商参展的目的并不明确,只要收费便宜就参加,贵了就不参加,没有参展的基本经验。有些企业就是因贪图便宜,选择参加题材类似的展览,结果当然是事倍功半,这也成为大量低档次展会得以生存的土壤。会展活动策划布局会议会展活动要点:展会的定位清晰,体现差异化。
主办方需要把主要资源用在展会的展商和观众方面,以他们的需求点为关键放大。而没有必要把我们自已包装得多么好,我看到很多会展公司把自己的洗手间装修得特别好,特别豪华,领导开的是豪车,有的一个领导有3个秘书,吃饭必定是高级餐厅,中国的土豪啊,没有看到的地方我也不清楚还有多少不必要的。我们希望消除这样完会没有必要的环节,有的会展公司的展会是国家性质的,依靠国家的资源打通行业协会或商会,以此邀请行业一些先进的企业组团参展,我在上面提到过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很多这样的会展公司是依靠这样的方法,比如说拉关系,谈条件,名曰双赢。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展商的感受,主办方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拉关系上面了,还会有多的精力来抓展商的参展效果吗,结果导致参展效果不理想,展商也是有口难言,而这样的展会展商却又不得不再参加,而且往往这样的展会生命力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希望这样的会展公司能醒悟,在将来更注重展商的参展效果和观众的口碑,把主要精力放在“正事”上面,减少一些拉关系的环节,营造会展业良性向上的氛围。
受展会举办期间资源太多、时间太短、参与者结构复杂等因素限制,传统方式很难对展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传统会展模式对会展资源的利用度、开发度并不高。互联网的价值恰恰体现为网络技术对用户在线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使得对信息的低成本深度挖掘得以实现,从而使“信息”所具备的巨大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依托互联网将原本孤立的信息相连,通过大数据完成信息交换与共享,互联网打破行业固有的信息传输通道,改变行业游戏规则,使行业运行变得透明、高效。会议会展策划注意事项:会展的效果评价与测定是较全验证会展策划实施情况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艺术“特展”,这种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大型博物馆盛行的展览策略,其思路可以为传统展览会所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观众的研究、区隔和锁定目标对象的市场定位思考,进而对传统展览进行大胆创新,进一步展示新理念、新材料和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以新的视野鼓励同行业多元思维,开拓社会资源,争取新的观众群体,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影响力,等等。未来,展览组织者、展览场馆、展览服务商围绕展览营销和传播的竞争,将更集中于服务增值:定制化服务、延展化服务、特色服务,参展商和展会的品牌价值增值和展览服务自身价值的增值将是相辅相成的。会展业的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各类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活动策划布局
展览的筹备期相对比较长,会议的筹备相比起来则要短一些。会展活动策划布局
跨界的本质是整合、融合。传统展览企业以自身资源或自身资源中的某一特性,与原本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的资源甚至其他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或融合,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较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传统展览企业跨界创新是一个积极信号。但笔者认为,展览的本质是传播和营销。也就是说,参展商参展的目的是通过展会平台有的放矢地营销和传播。有鉴于此,传统展览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围绕展览的本质,在引导展览市场的同时也引导自己,以展览自身和客户的品牌增值为中心,以提升现场体验为手段,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会展活动策划布局